第九章 【月考風(fēng)波·下 】
十月的風(fēng),裹挾著梧桐葉特有的干燥氣息,穿過教室敞開的窗戶,吹拂在林溪低垂的發(fā)梢上??諝饫飶浡环N塵埃落定的寂靜,卻又像繃緊的弦,無聲地宣告著月考結(jié)果的揭曉。
講臺上,數(shù)學(xué)老師張老師的聲音清晰而平穩(wěn),念著一個個名字和分數(shù),像一把精準(zhǔn)的尺子,丈量著每個人這段時間的付出與收獲。對于高二(1)班這個文科重點班來說,數(shù)學(xué)從來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的分水嶺。
林溪的手指無意識地絞著校服衣角,指尖冰涼。她的目光死死盯著桌面攤開的物理筆記本——那是陳陽的,字跡工整清晰,思路如同他解題時的眼神一樣銳利??纱丝?,這本曾帶給她莫名安心感的筆記,卻像是一種無聲的諷刺。她昨晚幾乎沒睡,腦子里反復(fù)回旋的都是考場上那些猙獰的數(shù)學(xué)符號和圖形,它們像一團糾纏不清的線,越是想理清,越是混亂。
“……林溪,92分?!?/p>
張老師的聲音不高,卻像一枚冰冷的針,精準(zhǔn)地刺入林溪的耳膜。92分。在滿分150的試卷上,這個數(shù)字蒼白得刺眼。周圍瞬間響起幾聲輕微的抽氣聲和壓低的議論,目光像細密的網(wǎng),從四面八方悄然籠罩過來。林溪只覺得臉頰轟地一下燒起來,一直燒到耳根,心臟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手攥緊,悶悶地疼。她飛快地低下頭,視線模糊地落在試卷上那個鮮紅的數(shù)字上,仿佛能聽到它無聲的嘲笑。
蘇曉曉擔(dān)憂地碰了碰她的手肘,小聲問:“溪溪,沒事吧?”林溪搖搖頭,喉嚨發(fā)緊,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她甚至沒有勇氣去看旁邊周晴的分數(shù),作為班長和數(shù)學(xué)課代表,周晴的分數(shù)永遠是令人仰望的存在。
下課鈴聲尖銳地響起,像一道赦令。林溪幾乎是立刻抓起試卷和書本,胡亂塞進書包,第一個沖出了教室。她不想面對任何人關(guān)切的、探究的、甚至是同情的目光,尤其是想到陳陽。那個在物理世界里游刃有余、連筆記都清晰得像藝術(shù)品的陳陽。他考了多少?135?還是140?巨大的落差感和自我懷疑像冰冷的潮水,瞬間將她淹沒。
她低著頭,腳步匆匆,只想找一個沒有人的地方,把自己藏起來。穿過喧鬧的走廊,避開食堂的方向,她像一只受驚的小鹿,憑著本能朝著校園后方那片相對僻靜的區(qū)域跑去。那里有幾棵高大的梧桐樹,枝葉交錯,形成一個天然的穹頂,樹下有幾張老舊的石凳,平時很少有人去。
秋日的陽光透過稀疏的梧桐葉,在地上投下斑駁晃動的光影。林溪跑到一棵最粗壯的梧桐樹下,終于停了下來。背靠著冰涼粗糙的樹干,她大口喘著氣,胸腔里翻涌的酸澀和委屈再也抑制不住。眼淚像斷了線的珠子,大顆大顆地滾落,砸在腳下的落葉上,洇開深色的圓點。
她蹲下身,把臉深深埋進臂彎里,肩膀抑制不住地抽動。試卷上那個“92”像一個烙印,灼燒著她的自尊心。她想起考前無數(shù)個夜晚,自己咬著筆頭對著數(shù)學(xué)題發(fā)呆到深夜;想起在圖書館,她偷偷觀察陳陽解題時專注而自信的側(cè)臉,心里既羨慕又自卑;想起蘇曉曉鼓勵她“你文科那么好,數(shù)學(xué)別太有壓力”;想起張老師期許的目光……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期待,都在這個冰冷的分數(shù)面前顯得那么可笑和無力。
“為什么……為什么就是學(xué)不好呢?”她哽咽著,聲音悶在衣袖里,破碎不堪。她甚至開始懷疑自己選擇文科重點班是不是一個錯誤。那些優(yōu)美的文字、深刻的思想、廣闊的人文視野帶給她的滿足感,在殘酷的分數(shù)面前,似乎變得輕飄飄的。數(shù)學(xué),像一道無法逾越的天塹,橫亙在她面前,讓她覺得自己像個笨拙的闖入者。
就在這時,一陣刻意放輕的腳步聲由遠及近。林溪渾身一僵,立刻屏住了呼吸,連哭泣都硬生生止住,只剩下肩膀細微的抽噎。她像只受驚的刺猬,把自己蜷縮得更緊,祈禱來人只是路過。
腳步聲在她身后不遠處停住了。
林溪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緊張得幾乎能聽到自己擂鼓般的心跳。她不敢回頭,只能死死盯著眼前地上的一片枯黃的梧桐葉。
來人似乎也察覺到了她的存在和狀態(tài),沒有靠近,也沒有說話??諝饽塘藥酌?,只有風(fēng)吹過樹葉的沙沙聲,和她自己極力壓抑的呼吸聲。
幾秒鐘后,腳步聲再次響起,卻是漸漸遠去了,朝著不遠處的體育器材室方向。
林溪緊繃的神經(jīng)驟然松懈,隨之而來的是更深的疲憊和難過。她慢慢抬起頭,淚眼朦朧地望向腳步聲消失的方向。只看到一個穿著藍白校服的挺拔背影,正推開器材室的門走進去。
那個背影……是陳陽!
林溪的心像被什么東西狠狠撞了一下。是他!他剛才一定看到了!看到自己這副狼狽哭泣的樣子……巨大的羞恥感瞬間淹沒了之前的失落。為什么偏偏是他?為什么每次自己最窘迫、最無助的時候,都會被他撞見?第一次是軍訓(xùn)時的虛弱,第二次是差點掉落的作業(yè)本,第三次……是現(xiàn)在,考砸后躲在這里哭鼻子的蠢樣子。
她幾乎能想象到他臉上可能出現(xiàn)的表情——驚訝?不解?或者,是那種理科生看待文科生數(shù)學(xué)無能時,不經(jīng)意流露出的、讓她更加無地自容的“果然如此”?
林溪猛地站起來,胡亂用袖子擦掉臉上的淚水。不行,不能待在這里了。她抓起書包,幾乎是落荒而逃,朝著與器材室相反的方向,頭也不回地跑開了。她只想盡快逃離這個讓她感到無比難堪的地方,逃離任何可能被陳陽再次看到的視線。
* * *
陳陽關(guān)上器材室的門,將幾個籃球放回原位。他剛才確實看到了。
在走向器材室的路上,他就遠遠瞥見了梧桐樹下那個蜷縮的身影,熟悉的身影。走近時,那壓抑的抽泣聲和微微顫抖的肩膀,讓他瞬間確認了是林溪。那一刻,他腳步頓住了。他沒想到會在這種地方遇到她,更沒想到會看到她如此脆弱的一面。印象里,她總是安靜的,帶著點小迷糊,但在廣播站朗讀自己文字時,聲音里又有著一種堅定的力量。此刻的她,像一只被雨水打濕翅膀的小鳥,無助得讓人心疼。
他本能地想要上前,像遞那瓶水一樣,做點什么。但理智很快拉住了他。她明顯在極力隱藏自己的情緒,甚至因為他的靠近而瞬間僵住。他貿(mào)然上前,只會讓她更加難堪。而且……該說什么呢?安慰?他一個理科生,對著一個為數(shù)學(xué)考砸而哭泣的文科女生,說什么都顯得笨拙又蒼白。
所以,他選擇了沉默地離開,假裝沒有看見。推開器材室門的瞬間,他眼角的余光還是捕捉到了她抬起頭時通紅的眼眶和滿臉的淚痕。那畫面像根小刺,輕輕扎了他一下。
放好球,陳陽沒有立刻離開。他靠在冰冷的鐵架子上,望著窗外那幾棵高大的梧桐樹。風(fēng)穿過枝葉,發(fā)出低沉的嗚咽。他想起開學(xué)初在圖書館看到她專注閱讀的側(cè)臉;想起廣播站里她清澈寧靜的聲音;想起她鼓足勇氣來借書時微紅的臉頰和遞還書時夾在里面的那張寫著“加油”的紙條……她給他的感覺,像一片安靜生長的葉子,有自己的脈絡(luò)和世界。
可現(xiàn)在,這片葉子被一場“月考”的風(fēng)雨打蔫了。
陳陽下意識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這次月考,他物理近乎滿分,數(shù)學(xué)也考了138,算是正常發(fā)揮。成績對他而言,更像是一種理所當(dāng)然的結(jié)果,壓力更多來自競賽和未來的選擇。他似乎很少體會到林溪此刻所承受的那種,仿佛被某種巨大障礙徹底擊垮的挫敗感。
“數(shù)學(xué)……真的那么難嗎?”他低聲自語,眉頭微微蹙起。他想起了自己借給她的那本物理筆記,還有更早前……月考前幾天,他在食堂看到她一邊啃著面包一邊對著數(shù)學(xué)公式皺眉的樣子。當(dāng)時就覺得她狀態(tài)不太好,只是沒想到影響這么大。
一個念頭在他腦海里漸漸清晰起來。他記得很清楚,那次月考前的周末,他為了梳理自己的薄弱點,特意整理了一份數(shù)學(xué)錯題集,把高二以來所有易錯、易混淆的題型都歸納總結(jié)了一遍,解題步驟寫得非常詳細,還標(biāo)注了關(guān)鍵思路和易錯點。這本錯題集,對他來說已經(jīng)完成了它的使命,價值不大了。
但對她呢?
陳陽站直身體,眼神變得篤定。他知道該怎么做了。這或許是他唯一能想到的,既不會讓她難堪,又能真正幫到她的方式。
* * *
下午的課,林溪過得渾渾噩噩。她努力集中精神聽講,但張老師講的內(nèi)容仿佛隔著一層毛玻璃,模糊不清。那個鮮紅的“92”和梧桐樹下被陳陽撞見的難堪場景,在她腦海里交替閃現(xiàn)。她刻意回避著蘇曉曉擔(dān)憂的目光和周晴溫和的詢問,只想把自己縮進一個無形的殼里。
放學(xué)的鈴聲終于響起。同學(xué)們像歸巢的鳥兒,喧鬧著涌出教室。林溪故意磨蹭著收拾書包,等教室里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才慢吞吞地起身。
夕陽的余暉將走廊染成一片溫暖的橘紅,卻絲毫無法驅(qū)散林溪心頭的陰霾。她低著頭,腳步沉重地走向自己的座位。就在她拉開椅子準(zhǔn)備坐下時,目光不經(jīng)意地掃過桌面。
一本陌生的、邊緣微微卷起的筆記本,靜靜地躺在她的桌面上。
不是她的。
林溪的心跳莫名漏跳了一拍。她遲疑地伸出手,將那本筆記本拿起來。深藍色的硬質(zhì)封面,沒有任何花哨的裝飾,只有右下角用黑色中性筆寫著一個字跡遜勁的名字:**陳陽**。
是他!
林溪的手指瞬間收緊,呼吸也變得有些急促。她下意識地環(huán)顧四周,教室里只剩下幾個值日生在打掃,沒人注意到她這邊的動靜。她深吸一口氣,帶著一種混合著緊張、疑惑和一絲難以言喻的期待的復(fù)雜心情,翻開了筆記本。
映入眼簾的,是極其熟悉的字跡——工整、清晰、條理分明,正是陳陽的風(fēng)格。但這并非物理筆記,而是一份詳盡的**數(shù)學(xué)錯題集**!
紙張上清晰地分門別類:
* **函數(shù)與導(dǎo)數(shù)易錯點總結(jié)**
* **立體幾何常見陷阱分析**
* **數(shù)列求和方法歸納及典型例題**
* **解析幾何綜合題思路拆解示范**
每一類下面,都精選了極具代表性的題目。題目旁邊,不是簡單的答案,而是**極其詳細、分步驟的解題過程**!每一步的關(guān)鍵思路都用紅筆清晰地標(biāo)注出來:“此處利用輔助角公式”、“注意定義域限制”、“關(guān)鍵:空間向量建系”、“易錯點:斜率不存在的情況”……在每一道題的末尾,還有一小段簡潔的**反思總結(jié)**,點明這道題的核心考點、容易踩的坑以及舉一反三的建議。
字里行間,透出一種冷靜的邏輯力量和毫無保留的清晰。這不僅僅是一份錯題集,更像是一份針對數(shù)學(xué)薄弱環(huán)節(jié)的、量身定制的“作戰(zhàn)地圖”和“排雷手冊”。
林溪一頁一頁地翻看著,指尖劃過那些清晰的字跡。她看到了幾道自己這次月考栽了大跟頭的題型,解題步驟被剖析得明明白白,那些困擾她許久的“為什么”和“怎么想”,在這里似乎找到了清晰的路徑。陳陽甚至在一些她可能覺得特別抽象的地方,用箭頭和簡短的文字做了更通俗的解釋。
沒有一句安慰的話,沒有一絲同情的意味。這本沉甸甸的錯題集,像一股沉靜而堅實的力量,無聲無息地傳遞過來。它仿佛在說:“看,問題就在這里,但并非不可解決。路是這樣走的?!?/p>
林溪的鼻子又開始發(fā)酸,但這一次,不再是純粹的委屈和絕望。一種難以言喻的暖流,混雜著驚訝、感激和一種被“看見”的觸動,緩緩淌過心田,沖淡了淤積的冰冷。他看到了她的困境,沒有居高臨下的施舍,沒有空洞的安慰,而是用他最擅長、也最務(wù)實的方式,遞來了最需要的“武器”。
她想起梧桐樹下那個匆匆離去的背影。原來他不是漠然離開,他看到了,也記住了,并且選擇了這樣一種沉默卻有力的方式回應(yīng)。
林溪緊緊抱著這本錯題集,像抱著一個珍貴的秘密,也像抓住了一根有力的藤蔓。窗外的夕陽透過玻璃,在她身上投下長長的影子,也將筆記本的封面染上了一層溫暖的金邊。她翻到扉頁,那里沒有留言,只有干凈利落的“陳陽”二字。
指尖輕輕撫過那兩個字,林溪低下頭,將滾燙的臉頰貼在微涼的封面上。胸腔里那顆沉甸甸的心,仿佛被這無聲的善意輕輕托起了一些。淚水再次模糊了視線,但這一次,淚光中閃爍的,不再是絕望的灰暗,而是一種微弱卻真實存在的、名為希望的光點。
她小心翼翼地翻開第一頁,那道關(guān)于函數(shù)單調(diào)性的錯題解析映入眼簾。她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專注地看下去。那些清晰的紅字標(biāo)注,像黑夜里的路標(biāo),開始一點點照亮她混亂的思緒。她拿起筆,在一張草稿紙上,嘗試著跟隨他的思路一步步推導(dǎo)……
教室里安靜下來,只有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以及窗外偶爾傳來的幾聲鳥鳴。夕陽的余暉漸漸暗淡,但林溪桌前的臺燈被她擰亮了。暖黃的燈光籠罩著她專注的側(cè)臉和那本攤開的、寫滿心意的錯題集。
窗外的梧桐樹在晚風(fēng)中輕輕搖曳,發(fā)出細碎的聲響,仿佛在低語。風(fēng)穿過長長的梧桐道,也悄悄穿過少女的心事,吹散了厚重的陰云,留下了一絲微甜的暖意和重新出發(fā)的勇氣。
* * *
**(本章結(jié)尾場景延伸,強化氛圍和情感余韻):**
夜色漸濃。林溪終于合上那本厚厚的錯題集,揉了揉有些發(fā)酸的眼睛。筆記本扉頁上“陳陽”的名字在燈光下顯得格外清晰。她拿出手機,屏幕的光映亮她的臉。手指在聊天軟件的界面上懸停良久,最終還是沒有點開那個熟悉的頭像。
該說什么呢?
“謝謝”?似乎太輕飄了。
“錯題集我收到了,很詳細”?又顯得過于生硬。
她最終只是將手機輕輕放在一邊。有些心意,如同這本沉默的筆記,無需言語,已然重逾千鈞。她小心翼翼地將筆記本放進書包最里層,緊貼著那本寫滿她心事的日記本。仿佛將一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溫暖,妥帖地收藏了起來。
收拾好書包,林溪關(guān)掉教室的燈,輕輕帶上門。走廊里空無一人,只有安全出口的指示燈散發(fā)著幽綠的光。她獨自走在寂靜的樓道里,腳步聲在空曠中回響。
走出教學(xué)樓,清冷的夜風(fēng)撲面而來,帶著深秋的涼意,卻不再讓她感到刺骨的寒冷。她抬頭望向夜空,幾顆疏星點綴在墨藍的天幕上。深吸一口氣,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白天陽光和梧桐葉的氣息。
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理科樓的方向。高二(7)班的教室早已一片漆黑。陳陽現(xiàn)在在做什么呢?是在家里繼續(xù)鉆研物理競賽題,還是已經(jīng)休息了?
林溪的嘴角,在夜色中,微微彎起一個極淡、卻無比真實的弧度。心頭的陰霾并未完全散去,數(shù)學(xué)的挑戰(zhàn)依然橫亙在前方,但那份沉重的、令人窒息的絕望感,已經(jīng)被一種更堅實的力量取代。那力量來自于一本寫滿解題步驟的筆記,來自于一個沉默卻細心的觀察,來自于一種超越了分數(shù)和名次的、無聲的理解與支持。
她緊了緊書包帶子,邁開腳步,朝著校門口的方向走去?;椟S的路燈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長。前方的路還很長,夜色也濃,但她的腳步,卻比來時輕快、篤定了許多。
風(fēng),依舊穿過寂靜的校園,穿過婆娑的梧桐道,也穿過了少女的心湖,漾開了一圈圈名為“希望”與“感激”的漣漪。這個關(guān)于月考失利的、充滿苦澀的傍晚,最終被一本及時出現(xiàn)的錯題集,染上了一抹溫暖的底色。它不僅僅是一份學(xué)習(xí)資料,更像是一個信號——告訴她,低谷并非絕境,總會有微光,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悄然照亮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