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香江,已經(jīng)進入夏季,平均溫度已經(jīng)達到30度左右。
加上香江空氣濕度較大,相對濕度經(jīng)常處于70%-90%之間。
這種高濕度的環(huán)境,會讓人會感覺悶熱出汗,渾身難受。
這種環(huán)境下,香江各大報攤生意最好時間,都集中在早晚溫度下降時期。
6月13日,天微亮。
大唐文化物流送報員,就將印刷好漫畫雜志,今天即將發(fā)行的新報《香江新報》,送到香江各大報攤上。
“杜叔,這是您昨天訂購的大唐文化漫畫和報紙,漫畫20本、報紙30份,您清點一下,看數(shù)目對不對?”
一位看起來二十五六歲的青年,說著將兩摞捆打好的漫畫、報紙放到報攤上。
“小張,今天怎么不送東方日報,該送大唐文化的漫畫和雜志啦?”老杜有些詫異的看了一眼小張。
“我昨天已經(jīng)跳槽到大唐文化工作,今天第一天來送貨?!毙堄行┎缓靡馑嫉淖チ俗ヮ^發(fā):
“杜叔,后面有什么需要,可以聯(lián)系我,我還要送貨就先走一步。”
“行,就不耽誤你繼續(xù)送貨?!崩隙胚呎f邊將報紙和漫畫提起,放到地上。
沒有理會已經(jīng)轉(zhuǎn)身離去的小張,拿出剪刀拆開漫畫和報紙。
拿起一份《香江新報》自顧自的看了起來。
香江有大大小小數(shù)百家報社,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報社成立,同樣也有大量的報社倒閉。
只不過倒閉的,基本都是那些小報社。
香江報社始終屹立不倒的,始終是星島日報、明報、東方日報、大公報這些大報紙。
這些報紙要么是成立時間更長,背后有大資本支持,要么是有政治勢力支持。
普通的小報紙,從小做大的有,可能保持長期運營不衰弱的,基本沒有出現(xiàn)過。
《香江新報》以前也算能賣出五六萬份的中型報紙,后面為什么沒落。
除了后輩不爭氣,更大的原因是資本不足。
《香江新報》被林潮宗收購,這些報攤老板們,早就已經(jīng)得到他老爸林瑞祥的招呼。
林潮宗的漫畫雜志,這段時間讓報攤老板們小掙一筆,加上林瑞祥的關系,他們即便是不看好這份新報紙,也樂意幫這忙推薦。
林潮宗也會做人,給他們這些出叔伯阿姨讓利。
還承諾沒有賣出去的報紙全部回收,不強求他們要訂多少報紙。
這種承諾只有大報社才有,香江眾多小報社,可不會回收沒有賣完的報紙。
這讓這些報攤主們更加放心。
老杜看了一會兒新報紙,整個版面讓人看起來很舒服。
也沒有那些小報紙那種亂七八糟的廣告。
這讓他暗自點了點。
香江要說最會審美報紙的人群,非得屬這些報攤主不可。
每天都會閱讀大量的報紙,長期積累下來,見識過太多各種各樣的報紙版面。
但這些他并沒有在意,這種和國際流行的報紙反面有些相似,早就有報社嘗試過。
可為什么沒有流行起來?
主要原因就是報紙內(nèi)容。
一份報紙,最重要的不是排版,而是內(nèi)容。
東方日報銷量是香江最高的報紙,他用的紙張質(zhì)量,卻是二三流報紙的紙張。
可為什么依然能夠成為銷量最高的報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內(nèi)容受市民歡迎。
《香江新報》版面不錯,也僅僅只是不錯,內(nèi)容方面依然還是差了一些。
這是因為新報紙,很難吸引到專家、教授、學者到上面發(fā)表專題。
內(nèi)容質(zhì)量上自然就很難比得上大牌報紙。
可以說,香江幾百家大小報紙,前20名吃掉了九成以上的利潤。
其他的小報紙都只是艱難生存。
直到翻到小說版面,老杜才眼睛一亮。
《龍蛇演義》是林潮宗寫的第二部小說,之前是在漫畫上連載兩期。
可龍蛇演義中對功夫細節(jié)的描述,但不少人都以為是真的。
“只殺人、不表演的國術!”讓所有的書迷都眼睛一亮,成為他們?nèi)粘?陬^討論的話題。
這部小說現(xiàn)在討論度很高。
只是漫畫周刊上面連載,局限性太大,連續(xù)兩期14天,才連載兩次,數(shù)字加起來才2萬字。
這種連載時間間隔太長,價格還很貴,很容易流失書迷。
可比不上報紙上每天連載,價格更優(yōu)惠的優(yōu)勢。
現(xiàn)在這部分小說在報紙上連載,說不定真能將這報紙給帶起來。
明報最初,可就是靠金庸小說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大報。
林潮宗現(xiàn)在連續(xù)兩部小說,還有漫畫都大賣,名氣極大,直追金庸、古龍這些前輩。
老杜現(xiàn)在隱隱對《香江新報》的銷量,有些期待起來。
其他報攤主,在看了報紙之后,也紛紛對這份報紙有所期待起來。
林潮宗的讓利,意味著賣一份《香江新報》利潤,相當于要賣兩份大報紙才能比得上。
心動報攤主們,直接將《香江新報》擺在最顯眼的位置。
………
《龍蛇演義》已經(jīng)在漫畫雜志上連載了2萬字,不過報紙的讀者群體更廣。
為了照顧漫畫讀者和新的報紙讀者,《香江新報》今天最主要的內(nèi)容就是小說連載,足足連載了25000字。
既能滿足漫畫讀者,看到新內(nèi)容,又能通過報紙滿足新讀者從頭開始閱讀。
清晨,隨著天氣開始大亮,因為天氣炎熱,早早醒來的市民,紛紛開始下樓,到報攤上購買一份心儀的報紙。
“老杜,今天的報紙內(nèi)容,有沒有什么新奇的事情?”老王穿著人字拖,走到老杜報攤上,隨意的挑選起來。
“新奇的報紙內(nèi)容沒有,報紙倒是有一份!”老杜說著,將一份《香江新報》抽出,丟給老王。
“新報紙,都是些小報紙,有什么好看的?”老王有些不在意的說道。
“這份新報紙可不一樣,是香江新晉小說家林潮宗辦的報紙?!崩隙判Φ溃骸澳憧梢钥纯矗^對不會讓你失望。”
“真的假的,這林潮宗是要學金庸,用小說辦報紙嗎?”老王有些不相信的,打開報紙看了起來。
對于報紙中的新聞內(nèi)容,只是隨意看了兩眼,就將報紙翻到小說頁面。
“我去,這林潮宗還真是要學金庸??!”老王一邊吐槽一邊看起小說來。
“這都把《龍蛇演義》放到報紙上連載,肯定就是想要學金庸!”老杜說道:
“你不是一直好奇小說中的國術是不是真的嗎?
現(xiàn)在報紙上連載,速度肯定比漫畫快,堅持看下去,說不定真能找到答案喲!”
“嗯嗯…”已經(jīng)看入迷的老王,現(xiàn)在壓根就沒有心情搭理老杜,自顧自的看起來。
隨著天氣越來越亮,報攤上的人群也逐漸多了起來。
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都被《香江新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