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多的我,正處于對世界萬物都充滿好奇的階段,仿佛一個小小的探險家,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探索著周圍的一切。家里的每個角落,每一件物品,對我來說都像是隱藏著無數(shù)秘密的寶藏,等待我去發(fā)現(xiàn)。
有一天,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外公像往常一樣,在客廳的畫案前準(zhǔn)備作畫。他鋪開宣紙,將毛筆在墨硯中輕輕蘸墨,那專注的神情仿佛整個世界都只剩下他和眼前的畫紙。我搖搖晃晃地從房間里走出來,被外公身旁色彩斑斕的顏料和形態(tài)各異的畫筆吸引住了目光。我邁著還不太穩(wěn)的步伐,跌跌撞撞地朝畫案走去,嘴里咿咿呀呀地叫著,仿佛在向那些新奇的玩意兒打招呼。
外公注意到了我的靠近,轉(zhuǎn)過頭來,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眼中滿是寵溺。他并沒有阻止我,而是繼續(xù)手中的動作,開始在宣紙上勾勒線條。我站在畫案旁,好奇地盯著外公的手,看著毛筆在宣紙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的痕跡,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突然,我伸出小手,一把抓住了一支畫筆,用力地在紙上揮舞起來。顏料濺得到處都是,原本潔白的宣紙瞬間變得五顏六色,雜亂無章。
然而,外公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驚喜地看著我,眼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他放下手中的筆,輕輕握住我的小手,引導(dǎo)著我在紙上畫出一些簡單的線條,嘴里還不停地說著:“寶寶畫得真棒,看,這線條多有力量,說不定以后會是個了不起的畫家呢!”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外公的鼓勵和肯定,更加興奮地?fù)]動著畫筆,嘴里咯咯地笑著。從那以后,家里人就經(jīng)常給我買各種畫筆和畫紙,小小的我,在這不經(jīng)意間,開啟了繪畫藝術(shù)的啟蒙之旅。
除了繪畫,奶奶的古箏也對我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奶奶的古箏總是靜靜地擺在客廳的一角,那古樸的琴身,精美的裝飾,以及那一根根纖細(xì)的琴弦,都像是有著神秘的魔力,召喚著我。
一天午后,奶奶坐在古箏前,準(zhǔn)備彈奏一曲。她輕輕抬起雙手,手指在琴弦上輕輕撥弄,那悠揚的琴聲瞬間在房間里彌漫開來。我正坐在一旁玩著玩具,聽到這美妙的聲音,立刻放下手中的東西,爬了過去,坐在奶奶腳邊的小板凳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奶奶的手在琴弦上舞動。奶奶低頭看了看我,微笑著,繼續(xù)彈奏著那首優(yōu)美的曲子。
一曲終了,奶奶看著我充滿好奇的眼神,笑著問我:“寶寶,好聽嗎?”我用力地點點頭,嘴里說著:“好聽,奶奶再彈?!蹦棠堂嗣业念^說:“那奶奶教寶寶彈好不好?”我興奮地拍著小手,嘴里咿呀地答應(yīng)著。奶奶輕輕地握住我的小手,將我的手指放在琴弦上,教我如何撥弦。我的小手肉肉的,不太靈活,撥出的聲音雜亂無章,但奶奶始終耐心地指導(dǎo)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復(fù)著簡單的指法動作。
“寶寶,手指要這樣放,輕輕撥動琴弦,對,就是這樣……”奶奶溫柔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在奶奶的悉心教導(dǎo)下,我漸漸學(xué)會了一些簡單的撥弦動作,雖然彈奏出來的聲音還遠(yuǎn)遠(yuǎn)稱不上美妙,但我卻樂此不疲。每次聽到自己撥出的聲音,我都會開心地笑起來,那笑聲充滿了整個房間,也讓這個午后變得格外溫馨。
而媽媽,作為一個熱愛文學(xué)的人,總是會在閑暇時光給我念各種故事書。每天晚上睡覺前,媽媽都會坐在我的床邊,手里拿著一本色彩鮮艷的故事書,用她那溫柔而動聽的聲音給我講述著一個個奇妙的故事。從《小紅帽》中勇敢的小紅帽和狡猾的大灰狼,到《白雪公主》里善良的公主和七個可愛的小矮人,再到《三只小豬》中聰明機(jī)智的小豬們,那些生動有趣的故事,仿佛一個個神奇的魔法,將我?guī)肓艘粋€又一個充滿幻想的世界。
我躺在小床上,眼睛緊緊地盯著故事書上的插畫,耳朵認(rèn)真地聽著媽媽講述的每一個字。媽媽的聲音仿佛有一種魔力,讓我仿佛身臨其境,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經(jīng)歷著各種冒險和挑戰(zhàn)。每當(dāng)媽媽講完一個故事,我總是會纏著她再講一個,直到我在那些美好的故事中甜甜地睡去。
隨著我對故事書的興趣越來越濃厚,媽媽開始嘗試讓我自己翻閱一些簡單的繪本。那些色彩豐富、圖案可愛的繪本,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個寶藏。我會坐在地毯上,一本本地翻看著,雖然我還不認(rèn)識上面的字,但通過那些生動的插畫,我仿佛也能“看”懂故事的內(nèi)容。有時候,我會指著繪本上的圖案,問媽媽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媽媽總是會耐心地給我解答,讓我對這個世界的認(rèn)知越來越豐富。
在繪畫、古箏和故事書的陪伴下,我的童年充滿了樂趣和驚喜。每一次拿起畫筆,我都能在紙上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小世界;每一次撥動古箏的琴弦,那獨特的聲音都能讓我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快樂;每一次聽媽媽講的故事,都像是在我心中種下了一顆想象的種子,慢慢生根發(fā)芽。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對這些藝術(shù)形式的興趣愈發(fā)濃厚,探索的欲望也越來越強(qiáng)烈。我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涂鴉和隨意的撥弦,開始渴望學(xué)習(xí)更多的技巧和知識。
繪畫方面,我不再只是用畫筆在紙上胡亂涂抹,而是嘗試著去描繪一些具體的事物。我會觀察家里的小貓,看它圓溜溜的眼睛、毛茸茸的身體和長長的尾巴,然后努力地在紙上把它畫下來。雖然畫出來的小貓可能歪歪扭扭,比例也不太協(xié)調(diào),但我卻樂在其中。我還會纏著外公,讓他教我更多的繪畫技巧,外公總是很耐心地給我講解線條的運用、色彩的搭配,以及如何表現(xiàn)物體的立體感。他會親自示范,一筆一劃地教我如何畫出一幅簡單而生動的畫。在他的指導(dǎo)下,我的繪畫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從最初只能畫出一些簡單的形狀,到后來能夠畫出有模有樣的小動物和風(fēng)景。
對于古箏,我不再滿足于簡單的撥弦發(fā)出聲音。我開始認(rèn)真學(xué)習(xí)古箏的基本指法,如勾、托、抹、挑等。奶奶會給我制定一個詳細(xì)的練習(xí)計劃,每天安排固定的時間讓我練習(xí)。剛開始的時候,我的手指常常因為長時間練習(xí)而酸痛,但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每次看到奶奶彈奏古箏時那陶醉的神情,聽到那美妙的音樂,我就充滿了動力。隨著不斷地練習(xí),我逐漸能夠彈奏出一些簡單的曲目,如《小星星》《兩只老虎》等。雖然這些曲子很簡單,但當(dāng)我完整地彈奏出來時,心中充滿了成就感。
而閱讀,也不再僅僅局限于聽媽媽講故事和看簡單的繪本。我開始嘗試自己閱讀一些帶有簡單文字的故事書。我會一個字一個字地指著讀,遇到不認(rèn)識的字就跑去問媽媽。媽媽總是會耐心地告訴我讀音和意思,還會給我解釋這個字在句子中的用法。隨著認(rèn)識的字越來越多,我能夠閱讀的書籍也越來越豐富。從童話故事到科普讀物,從兒歌集到簡單的詩歌,我如饑似渴地閱讀著每一本書。閱讀不僅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知識,還讓我的想象力得到了極大的拓展。我仿佛能夠通過文字,進(jìn)入到一個個不同的世界,體驗著各種各樣奇妙的經(jīng)歷。
在這個懵懂的藝術(shù)啟蒙階段,我就像一個小小的海綿,不斷地吸收著周圍的藝術(shù)養(yǎng)分。繪畫、音樂和閱讀,這三種藝術(shù)形式,如同三把鑰匙,為我打開了一扇扇通往不同奇妙世界的大門。它們不僅豐富了我的生活,還培養(yǎng)了我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我未來在藝術(shù)道路上的探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每一次的嘗試,每一次的進(jìn)步,都讓我更加熱愛這些藝術(shù),也讓我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期待,期待著在藝術(shù)的海洋里能夠探索到更多的奧秘,收獲更多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