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二十章:溯往追今觀業(yè)海,滌心正行向福田寶英菩薩立于蓮花法臺之上,
手中因果之鏡流轉(zhuǎn)著七彩光芒,將佛陀于祇樹給孤獨(dú)園的諄諄教誨,化作一幅幅生動的圖景,
在道場虛空中徐徐鋪展。隨著鏡中光影的變幻,眾生的目光被深深吸引,
仿若置身于一場跨越時空的因果巡禮,見證著善惡之因與苦樂之果的奇妙交織。
一、形相之因:皮囊下的前世密碼鏡中,一位面容姣好、氣質(zhì)出眾的女子緩步走來,
她所到之處,眾人皆投以傾慕的目光。寶英菩薩輕聲開示:“此女今生相貌端正,
源自前世常懷忍辱之心。面對他人的誤解與刁難,她不嗔不怒,以寬容化解矛盾,
以慈悲對待眾生,如此德行,方得今生這副令人贊嘆的容顏?!北娙寺勓?,紛紛點(diǎn)頭,
心中對“忍辱修德得端正相”有了更深的體悟。然而,畫面陡然一轉(zhuǎn),
出現(xiàn)一位滿臉疤痕、五官扭曲的男子。他孤獨(dú)地坐在街角,路人見之,或投以驚恐的目光,
或匆匆繞道而行?!按巳私裆L相丑陋,實(shí)因前生脾氣暴躁,稍有不順便大發(fā)雷霆,
惡語傷人?!睂氂⑵兴_語氣中滿是惋惜,“嗔恨之火灼燒其心,也在輪回中重塑了他的容貌。
”道場中,一位脾氣急躁的年輕弟子,不禁低頭自省,暗暗發(fā)誓要改掉自己的壞脾氣。
再看那身形高大、氣宇軒昂的將軍,他身披鎧甲,威風(fēng)凜凜地檢閱軍隊。
“此將軍前世對師長、賢者恭敬有加,行路相遇,必躬身行禮;聽聞教誨,必虛心受教。
”寶英菩薩解釋道,“這份恭敬之心,為他積累了無量福報,今生得此高大身形,
統(tǒng)帥千軍萬馬?!迸c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身材矮小、常遭人輕視的書生。
“他前世輕視正法,對佛法經(jīng)典不屑一顧,對智者言論嗤之以鼻?!睂氂⑵兴_嘆道,
“故而今生身形短小,難以獲得他人敬重?!边@番對照,
讓道場中的眾生對“禮敬三寶得高位,輕視正法致矮小”有了直觀的認(rèn)識。
二、命運(yùn)之果:貧富智愚背后的因果輪轉(zhuǎn)繁華的集市中,一位富商端坐于雕梁畫棟的樓閣內(nèi),
家中珍寶無數(shù),奴仆成群,生意更是遍布四方?!按烁簧糖笆罉飞坪檬糠隇?zāi)年,
必開倉放糧,救濟(jì)百姓;見到貧苦之人,也毫不吝嗇地施以錢財?!睂氂⑵兴_說道,
“如此慷慨之舉,為他今生積累了巨額財富,享盡榮華富貴?!狈从^街邊的乞丐,衣不蔽體,
食不果腹,在寒風(fēng)中瑟瑟發(fā)抖。“他前世貪心吝嗇,不僅對他人的求助視而不見,
還想方設(shè)法占人便宜?!睂氂⑵兴_惋惜地?fù)u頭,“這般心性,致使今生貧困潦倒,
飽受饑寒之苦?!睂W(xué)堂內(nèi),一位少年才思敏捷,對先生所授知識舉一反三,熟讀詩書,
聰慧過人?!按松倌昵笆老矏壅b經(jīng)求學(xué)問,對佛法經(jīng)典、圣賢書籍愛不釋手,日夜鉆研。
”寶英菩薩欣慰地說,“這份好學(xué)之心,讓他今生聰慧異常,前途無量。
”而另一個呆頭呆腦、時常被先生責(zé)罰的孩童,“前世曾為畜生,